最近的大婴帝国简直不要太争气,不但连续霸榜了多天的热搜,而且让考虑英国留学的学生和家长瑟瑟发抖~~毕竟offer君也曾在英国留学,对这个国家还算有些了解。


最近的大婴帝国简直不要太争气,不但连续霸榜了多天的热搜,而且让考虑英国留学的学生和家长瑟瑟发抖~~毕竟offer君也曾在英国留学,对这个国家还算有些了解。
这段时间,英国确实不太平。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国内的自媒体在炒作各种吸睛的标题,比如说“英国破产了”;其次,近期的大暴乱,各大城市接连发生打砸抢烧的事件,场景仿佛世界末日;第三,是英国大学倒闭潮,这个尤其让家长学员恐慌,大家担心的是,花几十万去留学,学校如果倒闭了怎么办?能不能拿到毕业证?最后,雪上加霜的是,还有消息称英国航空停飞了伦敦到北京的航线,这是要和中国彻底“切割”吗?接二连三的负面消息,引起大家对英国留学的担忧。面对英国当前的形势,对留学生来说,是福还是祸?我们一个一个来详细说说!

说到英国的经济问题,前段时间,英国政府发言人宣告英国已经“破产”,消息一出,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向英国议会公布了财政评估报告,报告中显示,目前公共财政中存在“200亿英镑的漏洞”。

工党矛头直指上一届政府部门支出不准确、通货膨胀、俄乌战争等因素,导致财政亏空。也就是说,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破产”,而是英国保守党和工党斗争的工具。这是英国的两党之争,正常操作,工党上台放风,哭穷,为了加税,用了一个词broke,并不是真的破产,真破产会用insolvency,或者bankruptcy。
根据新上任的财政大臣的说法,英国财政缺口20个billions,这才多少钱,还没恒大许家印欠的十分之一多。有点正常思维的人,是不是已经能判断出所谓“破产”的真假与否啦!省流来讲:就是英国没有真的破产,但财政方面确实出现了些问题。

在过去两周,英国突然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暴乱,很多英国媒体把这次暴动称为“13年来最严重的全国暴乱”。造成这场暴乱的直接原因是一起悲剧事件。
7月29日,英格兰西部的一个小镇上,一名17岁男子持刀闯进了小学生舞蹈室,造成3名儿童遇难,多名儿童和成年人受伤。

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警方并没有公开这名疑犯的身份信息。但网络上突然传出这名疑犯是2023年非法进入英国的难民,并称他是穆斯林。这一说法迅速引爆网络,大批极右翼分子迅速行动,积极煽动群众情绪,号召示威和抗议。一些极右分子明星也在煽风点火、添油加醋。即使后来警方已经公布疑犯是出生在威尔士的卢旺达裔英国人。但针对难民和穆斯林的仇恨活动已经被掀起,一发不可收拾。抗议活动迅速蔓延至伦敦、利物浦、曼切斯特等各主要城市,后来,抗议演变成暴乱,并且不断升级。
在8月7日晚上,暴徒们放出消息“恐怖宣言”,将要在39个城市搞暴乱。警方组织6000多名警力随时应对,据说还调动了军队。万幸的是,当天并没有发生进一步的暴乱,反而有成千上万的反暴乱者高举“爱”、“团结”及“良好氛围”等标语牌走上街头。有惊无险,英国大暴乱到此暂告一段落,英国各城市基本恢复平静。
但本次暴乱也反映出英国平静的局面下其实暗流涌动,隐藏在这场骚乱背后的是,英国社会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对于留学生来说,来到英国留学必然要融入不同的文化,但要时刻保持清醒和冷静,切勿被卷入暴力冲突中,更不要主动参与。第三个就是英国大学倒闭潮,英国大学面临财政赤字,这个问题。但是,全世界发达国家都有,不但英国有,我们的邻居日本韩国会有,美国,澳洲也有大学倒闭,破产,被兼并的问题。
offer君建议你别去太稀烂的学校,问题不大,英国,澳洲这些学校大部分收入靠的是国际生的学费,而我们中国和印度的留学生是大头。现在我们中国人的留学热还在高峰,无论是低龄留学、本科留学、硕士留学、还是中外合办都是如火如荼的进行,越是经济不好,越是要学习,越是要投资自己,越是要内卷,这个现象最近3-5年不会停止。那么这些英国,澳洲的大学还能被中国留学生这个当之无愧的金主爸爸养得白白胖胖。究其原因都是美国印钱是罪魁祸首,通货膨胀,各种行业都要涨价,未来国际学生的学费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留学生的签证费,留学生保险费等会增加。但是,这也没办法的事情。总之,留学生家长只能为全球通货膨胀出一份力。

最后,关于英国航空停飞伦敦至北京航线,这反映了一个正常的市场现象:

首先,需求不足导致航线亏损。随着国际贸易的下降以及大量外企撤出中国,国际航线的市场需求较疫情前显著减少。无论是客座率还是票价,国外航空公司都难以恢复疫情前的水平,许多航线因此亏损,迫使航空公司选择终止这些航线并退出中国市场。
其次,供给过剩和激烈竞争。目前,中国很多国际航线的航班恢复率已达到100%,但客座率仅为疫情前的约60%。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国内航空公司运力过剩。在此市场环境下,国内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线上展开价格战,导致许多外国航空公司无法与之竞争,只能选择退出,以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
最后,国际形势的影响导致飞行成本增加。许多欧洲航空公司原来是通过俄罗斯领空飞往中国,但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关闭了对许多欧洲国家的领空,这迫使航班绕飞,增加了燃油和人工成本。综合这些因素,英国航空等公司不得不暂停该航线运营。从学业方面来讲,英国政府破产对此没有很直接的影响。因为英国大学独立性较强,通常是自主管理的机构,其运营不受市政府直接影响。
首先,英国大学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学生学费、科研经费和社会捐赠。而英国政府自身的财政状况就不乐观,都自顾不暇,那还能指望政府援助高校?所以英国高校应对的措施就可能如下:学生学费是英国高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际学生的学费一直比英国本土学生的学费要贵,可以说是学费收入的“顶梁柱”,所以英国高校很有可能会大幅增加国际学生的招收数量,以此补上财政空缺。
目前,有不少学校已经开启自愿遣散计划(实际上就是裁员),同时表示会对专业进行缩减,下列这些院校供大家参考:布莱顿大学2023年计划裁员130人,员工罢工100天;今年开放自愿遣散计划。学校职工进行罢工活动,对学生也有影响。
牛津布鲁克斯大学2023年11月15日该校音乐系、数学系面临关停。2024年4月,宣布了另一项自愿遣散计划,发送给800多名教职员工。在费用方面,由于财政状况不乐观,英国政府可能会削减对教育资金的投入。这种情况下,学校为了维持正常运转可能会上调学费。
当然,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机遇。英国大学想要维持正常运转,除了涨学费之外,可能会继续增加国际学生的招生名额,以便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有些学校可能还会适当降低录取门槛,甚至延迟关闭申请。例如今年1月,英国约克大学表示将采取“更灵活”的招生政策招收国际学生,降低部分申请者的成绩要求,录取更多的海外学生。因此,对于有意留学英国的学生来说,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未来规划综合考虑,并密切关注英国的经济政策、教育政策变化以及就业市场趋势,做出明智的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的顶尖大学和教育机构仍然具有很高的教育质量和学术声誉,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即使招收的国际学生数量增加,学费上涨,其竞争也不一定会减轻。由此看来,英国大学“重重危机”看起来是坏事,对留学生来说却可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