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的季节又到了,许多考生和家长都在为志愿填报而焦头烂额。成绩刚过一本线,但又想进985、211这种名校怎么办?这时候,中外合作办学成了不少人的关注焦点。听说只要分数不高,也能拿到名校的双文凭,这到底是天赐良机还是暗藏陷阱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中外合作办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的大学和国外的大学联合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分为计划内和计划外,计划内则是通过高考统招的形式。而计划内又分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一般有1+3,2+2,3+1或者4+0,加号前是在国内学习的年数,加号后是在国外学习的年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又分为具有法人资格(S11)和不具法人资格两种,后一种一般设立在大学的二级学院。上图中计划内的学校可以通过学校具体的公告了解招生方式,若写明“本科学历教育: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则必须通过高考进行招生。但若是统招分数线不够,那就只能考虑计划外的项目,也可以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https://www.crs.jsj.edu.cn/)查询计划外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名单。如果办学规模中出现计划外,且存在自主招生的招生方式,那就可以不通过高考统招的方式进行报名。
去网站看名单,在名单都是正规项目!参考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的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https://www.crs.jsj.edu.cn/)1)所有计划外的4+0都拿不到国内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只能拿到合作的国外大学的证书。如果学生拿到的国外大学的毕业证,但由于学生4年并没有出国,也没有入境记录,那后期做学历认证的时候并不能提供任何签证或者出入境的记录而导致认证失败。那也就意味着在国内并不承认你的本科学历。
2)如果外放颁发的证书是文凭教育证书(英文是diploma),那这个文凭相当于国内大专,并不是本科。3)学生报读的专业是否在网页上有列明,如果没有的话,那后续拿到的学历教育部可能是不承认的。4)务必看清证书上的外方学校名字,以防不良机构用其他野鸡大学的名字浑水摸鱼。计划内3+1项目同上,计划外的3+1项目,简单一句话:只要没有在教育部有备案的自主招生的项目都不要碰!!!不论包装的多么高大上,说白了最多是个QS世界排名都是500-1000名的学校,含金量极低,大抵与国内专升本差不多,后续就业或者考公考编基本都没什么希望。 如果是英联邦制国家的2+2,就是把在国内上的大一当作是预科,后面3年的本科,1年在国内,还有2年在国外。满足留学服认证需要学生本科60%的时间在境外。
四、1+3项目
1+3其实就是把学生本来要去国外读的预科放在国内完成。而后面3年在国外上学,也就是说学生完整的本科阶段都是在国外完成的,所以只要学生入读的国外大学是受教育部承认的,那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1)部分项目以一年制的高中国际课程充当预科,英语基础还差,那根本无法升学。2)部分国内高校没有预科打分权。如果是国外学校给学生打分的话,一旦学生出现某门课分数不够的情况,是无法补考或者重修的,那也就意味着升学怕是难了。对于今年高考成绩不是特别理想,但是又希望走个不错的学校的同学,以及想要接受全面教育、拓宽视野、适应国际化就业市场的学生而言,中外合作办学肯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